小閥門兒今日焦點資訊:中國制造的傳奇在阿爾及利亞延續,來自福建的中國投資者何厚華以前做夢也想不到,他的實業夢想會在遙遠的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實現。下面一起來看詳細報道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“中國制造”的傳奇在阿爾及利亞延續

    何厚華投資的管材廠位于阿首都阿爾及爾以東40公里的布法里克工業區。在占地3000平方米的廠區內,兩條自動化管材生產線正在運行。乳白色的PPR排水管源源不斷地從機器上下線,工人們不停地將機器自動切割好的水管擺放在成品區。

 

    何厚華說,工廠生產線24小時不停機,日產6噸管材,每天晚上都會被貨車全部拉走,供銷兩旺。但談到剛創業時的艱辛,他仍有一番感慨。

 

    阿爾及利亞是非洲面積較大的國家,自然資源豐富。當地經濟主要依靠能源出口,民族工業實力較為薄弱。2014年起,阿政府為實現經濟多元化,鼓勵外來投資發展制造業。于是,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把資金和技術帶到這里,中國制造的傳奇在這里延續。中國制造的傳奇在阿爾及利亞延續

 

    2016年,何厚華在老鄉介紹下來到阿爾及利亞。前期考察后,他決定在當地投資管材廠。阿爾及利亞每年有不少新建住房,每套房子都需要上下水管道,而其國內產量滿足不了市場需求,需要大量進口。當地政府為節省外匯,發展工業,出臺不少政策鼓勵在當地建廠,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機會。

 

    萬事開頭難。何厚華工廠的產品瞄準的是中高端管材市場,因為價格較高,通常經銷商一問價格就說“No”。但何厚華堅持走高質高價路線,并未放棄品質以降低價格。他說,以往某些產品為降低價格而犧牲品質,在很多非洲國家成為粗制濫造的代名詞,中國投資者有責任扭轉這種現象,低質低價可以掙快錢,但高質高價才走得更遠

 

    為顯示對自己產品的信心,何厚華將管材免費提供給經銷商,承諾賣出后再收款。幾個月后,他們的產品漸漸打開銷路,許多經銷商反饋顧客們在對比其他產品后,不少人會選擇他們的產品。如今,每周都有建筑公司慕名前往何厚華的工廠商談供貨事宜。

 

    一位阿爾及利亞經銷商說,為節省外匯,阿政府已禁止進口管材,原先一直使用歐洲高端產品的建筑公司曾一籌莫展。在用過何厚華工廠的產品后,他們認為完全可以替代歐洲進口貨。

 

    中國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(陜汽集團)已進入阿市場十年有余。2015年,阿政府為發展民族汽車產業,鼓勵外國汽車廠商在當地建設汽車廠。在進行廣泛的市場調研后,陜汽集團決定與阿經銷商一起興建汽車組裝廠,深耕阿市場。

 

陜汽集團董事長袁宏明認為,阿市場近年來經歷的一些情況與中國改革開放經歷的情形相似。在2007年陜汽產品進入阿爾及利亞前,當地的工程車是歐洲品牌的天下,但中國汽車憑借相對較低的價格、更完善的服務以及靈活的市場策略逐漸打開市場。

中國制造的傳奇在阿爾及利亞延續

 

    現在,陜汽集團制造的重型載重卡車“Shacman”在阿工程車市場已占據70%的份額。

 

    袁宏明說,阿爾及利亞是一個大市場,中國企業如果能看準機會,充分發揮自身特點,將中國技術和改革開放中積累的市場經驗帶入當地,肯定可以和阿方取得雙贏。

 

    陜汽的阿方合作伙伴艾哈邁德·馬祖茲對新華社記者說,他看中的是“Shacman”載重卡車的品質和中國合作伙伴的踏實作風。不少阿爾及利亞人買一輛“Shacman”載重卡車來掙錢養家,很多當地人對這個品牌的卡車情有獨鐘。

 

    20185月,陜汽集團在阿爾及利亞的第一輛組裝汽車下線,預計年產量將達到3000輛,除了滿足當地市場,今后還將出口突尼斯、摩洛哥、馬里等周邊國家。

 

阿爾及利亞主要新聞網站TSA網較近刊文指出,中國領導人不久前對塞內加爾、盧旺達等非洲國家的訪問表明,中國將攜手非洲國家一起走工業化發展道路,而與中國一起發展是非洲國家騰飛的快速路。本篇中國制造的傳奇在阿爾及利亞延續的資訊到這里就結束了,想看更多資訊的朋友請繼續關注閥門網。